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第十七期“倾听”沙龙活动
10月16日下午,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立身轩成功举办了第十七期“倾听”沙龙活动。本次活动的主题为“用肢体创意绘画心灵色彩”,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曹晓乔主讲。众多教师齐聚一堂,共同参与了这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疗愈之旅。
活动伊始,曹晓乔教授以“舞蹈是艺术之母”为开场白,引领大家进入舞蹈与心灵对话的奇妙世界。她介绍了舞蹈治疗的三大核心理念:肢体节律(Body Rhythm)、动觉共情(Kinesthetic Empathy)和象征主义(Symbolism),并详细阐述了这些理念在舞蹈治疗中的应用与实践。
肢体节律:舞动生命能量
在“肢体节律”环节,曹教授指出,节律是生命的能量波浪,舞动则是能量的传递、转化与升华。她通过介绍五节奏动作——流动、断奏、混乱、抒情、静止,引导大家理解这些节奏是存在的状态,是回归真实自我的标志。通过五节奏自由舞蹈的实践,参与者们体验到了舞动中的自由与释放,感受到了生命在运动中的能量。
动觉共情:镜像中的自我探索
随后,活动进入了“动觉共情”环节。曹教授强调了用肢体感觉聆听的重要性,并带领大家进行了镜像舞动的实践。在结伴互为参照者和镜子的互动中,参与者们不仅确认了自我,还学会了接纳彼此,增强了表达与理解能力。这一环节加深了大家之间的情感联系,让彼此在舞动中找到了更多的共鸣与理解。
象征主义:五行之舞的心灵疗愈
在“象征主义”部分,曹教授介绍了动作作为心理动态的象征性符号,以及舞蹈在象征符号的审美创意中疗愈身心的力量。她特别提到了五行之舞,这是一种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理念上的自我疗愈方法。通过五行之舞的实践,参与者们以土、金、火、木、水为意象,舞出了自我的认同、尊严、激情、韧性和智慧。同时,大家还创作了以自然形象为象征的五行诗,配乐朗诵,将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。
活动结束后,参与者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他们不仅学到了舞蹈治疗的新理念与方法,还在舞动中找到了更多的自我认同与情感共鸣。此次“倾听”沙龙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宴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它让教师们深刻体会到了舞蹈与心灵的紧密联系,以及艺术在疗愈身心方面的独特魅力。